郭庆祥谈当代西方艺术收藏
2023.02.13 16:00
正值农历中国新年,中国艺术品收藏家郭庆祥与独立艺评人奚耀艺应邀参加了在法国巴黎举办的庆贺著名新表现主义艺术大师乔治•巴塞利兹85岁生日和他的画展开幕活动。活动期间,奚耀艺向郭庆祥提出了有关西方当代艺术收藏方面的几个疑问,郭庆祥做了解答,现整理如下:
奚:近年来,你的艺术收藏转向了西方当代在世艺术家,并频繁参与一级艺术品市场的交易,我想问在你与这些西方画廊的接触中,他们作为艺术家作品的代理机构,在艺术品质和价格上,推荐给西方藏家和中国藏家时,是否有所区别还是一视同仁?
郭:以我和西方画廊打交道的经验,无论西方藏家还是亚洲藏家,他们是一视同仁的。我发现以往在二级市场拍卖行购买艺术品,谁有钱出价高就可以买到;而在一级市场画廊收藏艺术品,不是有钱任性就可以买到的。在我看来这样的接触如同交朋友,共同的艺术品味、观念、认识,才会让双方相互吸引、相互欣赏,彼此的相互了解是高价值艺术品实现交易的基础。比如画廊要了解你以往有哪些收藏,对艺术有怎样的理解和认知;藏家也要了解画廊的运营规则、代理艺术家的分类,充分信任、了解,画廊会找到好客户,藏家也会买到高品质有影响力艺术家的作品,我们要认识到即使是大师级的艺术家也不是他们每一件作品都是高水平的,也有高下优劣之分。在西方画廊眼里,有影响力的私人藏家和博物馆、美术馆都是一样的客户级别,但画廊会坚持以艺术家的名义把好的作品首先推荐给有国际影响力的博物馆、美术馆,艺术家本人则需要荣誉感、成就感,更愿意如此,这是无用质疑的。而画廊是做生意的盈利机构,卖给有影响力的博物馆可以是标价的八折,而卖给私人藏家或许没有折扣,我认为这也是合理的。但博物馆、美术馆有时也会发生“乌龙事件”,如现在已世界闻名的艺术家,早年其作品曾被博物馆、美术馆收藏,而今这些作品又被卖出来,让我们买到了,所以博物馆、美术馆收藏的作品只藏不卖也不是绝对的,除几家世界大的国立或私立博物馆、美术馆外,有些馆在经营不善的时候也会变卖藏品,也因此不要过于迷信博物馆、美术馆馆藏作品的永久性。
奚:听说西方画廊卖给中国藏家作品要加价,是否有这种情况?
郭:是的,但又不完全这样,是个别画廊有这种现象,而其中主要的原因是中国买家喜欢大砍价,这是他们的习惯,他们更像是有着在某宝上淘便宜货的心理,艺术品收藏不是捡破烂。也有中国买家不了解西方画廊的运作规则,相互缺乏了解,在这个问题上我建议中国买家多和画廊沟通,要相互取得信任。如有疑问,可以毫不含糊地提出来,甚至直接提出批评意见。我相信在与西方画廊打交道的过程中,他们的大多数主流一定还是公正公平经营的。西方艺术品交易规则、商业模式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延续下来的,他们的经验是很丰富的,对艺术史的贡献也是巨大的。
我一直反对艺术收藏的投机性,一些美术史已经定位的大师,作品出售的价格增长幅度每年也是很高的,如果当年因为砍价失去机会没买到,那么来年价格提高还会继续买吗?或者就永远和这位艺术家失去了收藏缘分。所以,遇到一件博物馆级别的精彩作品,我作为私人藏家情愿多加一定比例的费用,或用各种沟通方式,想尽办法去获得它也是值得的,而以投机心理去砍价是绝对不可能买到精品的。
当然,我们也要警惕西方画廊那些不入流的艺术家推荐,也不能盲目跟从某些西方藏家的“欣赏”口味,同时也要防止他们有些过度的商业炒作行为。我们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如果对艺术的自我认识强大,这些都不是问题。
奚:现在你收藏西方当代的艺术品有什么新想法?据我了解中国的当代艺术你却不怎么收藏,为什么?
郭:我不是有什么新想法,这几十年来我一直以自己一贯的标准在收藏艺术品,当然这期间也有对艺术认知的提高过程,我坚持“艺术家要用作品说话”。可以肯定的是西方的艺术家整体上原创性强,个人语言及艺术思想比国内一些画家要多元和丰富,这和东、西方对待艺术的思维方式有着直接关联。中国现代艺术奠基人吴大羽先生很早就看到中国文化有“奴主性”、“依从性”的弊病,他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学院教育中就提倡个人化的艺术创造,他和他的学生赵无极、张功慤、吴冠中等从艺术思想到画面表现,和西方当时代艺术家相比都是不落后的。
而目前中国的当代艺术缺少原创性,大多数都是抄袭西方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有些还迎合了西方对中国不合理的想象,作品创作并非出自艺术家个人的内心需要或真实想法。还有如某些商业性太强的作品,很媚俗,讨好市场口味,不具有真正艺术价值。从艺术家的个体人性出发去艺术创作,是上世纪初兴起的现代艺术观念的根本,又如对抽象艺术的理解,抽象不应是为了抽象而去制作抽象,抽象也要是艺术家个人情感需要的真实表露,自然地进入抽象状态。对西方艺术,中国大多数藏家还停留在古典写实或印象派的表面“看得懂”认识上,仅有的一些中国传统的艺术思维方法和逻辑无法认知世界艺术史的大变革,眼界、格局还是渺小。我是坚持艺术是无国界的,用一个标准去衡量各国艺术家的成就,而不是用地域性艺术品质去选择艺术家。所以,中国藏家不要有钱任性、自以为是,把无知当成“真情”,应该走向世界多看、多学,多了解、多沟通,这样我们才能收藏到高品质的艺术品。
来源:网络 侵删